观测设施

85厘米望远镜

 85厘米望远镜是兴隆观测基地建站时所建。1992年由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改造而成为85厘米卡塞格林反射望远镜,开始从事变星的测光观测。1995年配备了WET三通道光电光度计,进行短时标变星的高速测光观测。为了优化85厘米望远镜时序测光的性能,提高系统效率与精度,2007年国家天文台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将85厘米望远镜改造为主焦点系统,并配备了高性能的CCD相机和Johnson滤光片系统。2007年底,为响应中国科学院院地、院校合作的精神,国家天文台与北京师范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共建85厘米望远镜,同时将其命名为“国家天文台-北京师范大学望远镜”(简称NBT)。

图1 兴隆观测基地85厘米望远镜

85厘米望远镜为主焦点式反射望远镜,主镜焦比为F/3,极限星等为17等。2014年10月,由北京师范大学支持,85厘米望远镜更换了高性能的ANDOR CCD相机。2015年,为了进一步扩大望远镜的视场,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联合北京理工大学,为85厘米望远镜配备了新型改正镜组。经过院校三方科研技术人员的团结协作,将有效视场提升了4倍,扩大至32′×32′。

  • 主焦点光学系统改造后的性能参数

            组合系统的焦距:3000 mm±150 mm

            系统视场角:     2ω  45(全视场)

            系统工作波段λ:340 nm1000 nm,按UBVRI五个波段分时工作

 

  • 系统像质要求

0视场-80%的能量集中在直径为1.2角秒的圆内

全视场-80%的能量集中在直径为1.6角秒的圆内

  • 实际达到的天文实测性能参数

组合系统的焦距:2987mm

系统视场角:2ω 45(全视场,CCD像元大小13.5um×13.5um,像元数2048×2048)

系统工作波段:340 nm1000 nm,按UBVRI五个波段分时工作

系统像质: 0视场~80%的能量集中在直径为1.2角秒的圆内;全视场~80%的能量集中在直径为1.6角秒的圆内


 

85厘米望远镜的重点课题自2014年度开始设立。2013年12月份,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组织了相关专家先后对申请重点课题的用户申请书进行了初评以及现场答辩终评,最终有三个课题通过评审,成为“85厘米望远镜2014年重点观测课题”,分别为:“红矮星双星与激变变星的观测研究”(负责人:钱声帮)、“近相接双星及其相关天体的观测研究”(负责人:朱俐颖和袁金照)、“脉动食双星观测研究”(负责人:张孝斌)。此外,对于未入选“85厘米望远镜2014年度重点观测课题”的其它一些课题,如“X射线双星的长期光变研究”等课题,在2014年观测时间上也给予了一定的保障。

2012至2015年间,利用兴隆基地85厘米望远镜观测数据共发表78篇论文。其中,仅2015年一年,使用85厘米望远镜数据发表的论文就有30篇,其中25篇被SCI、SCIE收录。图 2显示出了近年来85厘米望远镜的科研产出量化图。在下一步的工作中,85厘米望远镜将被纳入兴隆观测基地望远镜集中控制系统,进一步提升其观测效率和观测质量。

图 2 2012-2015间兴隆基地85厘米望远镜科研产出量化图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