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设施

1.26米望远镜

 

 

1.26米望远镜在1986年安装于兴隆站,安装后即投入观测,当年观测了哈雷彗星等目标。 由于望远镜研制时间短,发现了机械传动误差,电控显示误差及电控系统不稳定等问题。1987年底姚正秋从丹麦回国后重新接手红外望远镜的机械误差改正。1988年,拆除了所有过去附加零件,恢复出厂设计原型,经过反复分析,终于有了转机。1988年是1.26米红外望远镜最关键也是最繁忙的一年。一方面误差分析和校正有了明显改观,一方面安排了很多天文观测,经过多次调整和改造,基本上达到了设计和使用要求。

1988年11月29日-12月1日通过中科院院级鉴定,1989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后望远镜对外开放,并作为光学天文实验室大设备之一供全国使用。

望远镜安装初期,刘彩品和木村就多次来访和观测,有几次还带着他们的学生严俊(现任国家天文台台长)和邓李才,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也有人来观测,日本红外天文学家出口修二,佐藤等曾经来访,俄罗斯天文学家也使用过该望远镜。望远镜的主要研究工作是钱忠钰和日本的野口男合作,每年对一批红外源进行测光观测和研究,文章发表在日本学术刊物上。胡景耀和他的学生们作了大量的IRAS源的认证。北京大学的吴月芳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孙锦对恒星的形成区进行了大量的观测。云南天文台的陈培生等对碳星进行了大量观测。蒋世仰对β Cep型变星进行了系统的观测。这些观测结果有些发表在SCI收录的国际著名的天文期刊上。

总之,1.26米红外望远镜虽然口径不大,但它在望远镜研制上作了若干重要的新技术尝试。如:它采用了薄镜面,它的主镜有大的焦比,它实现了计算机闭环控制望远镜远动,为了适应红外观测的要求,它还采用了摆动副镜和减小望远镜背景辐射的重要措施。这些做法对中国以后望远镜研制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此外,他适应了闲置的圆顶观测并大幅度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1.26米望远镜测光极限星等为~18-19等。仪器参数如下:

望远镜主镜直径1260mm

副镜直径355mm卡焦焦比F/8

三通道成像系统TRIPOL-5:同时实现SDSS-g,r,i三个波段成像观测

视场:6角分X4.5角分,其中i波段中心有所偏差

探测器采用3个SBIGSTT8300M

像元尺寸:5.4微米,对应~0.1”,

量子效率如下:

 

表:CCD基本参数
波段 阵列 增益(e/ADU) 读出噪声(e/pixel) 暗流(e/pixel/s)
g 332×2504 0.36 9.95 0.08
r 332×2504 0.38 11.41 0.09
i 332×2504 0.39 10.12 0.08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