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厘米望远镜
图 1兴隆观测基地80厘米望远镜
80厘米望远镜口径为80厘米,焦距8m,经典卡塞格林系统,赤道式支架,实际工作视场为11.4 x 11.1角分,视场中心及边缘成像质量优良,指向精度优于30角秒(rms),跟踪精度优于2角秒(rms、目标开环、600秒),能够满足现有观测课题的要求。80厘米望远镜配备有PI VersArray 1300B LN 背照式科研级CCD相机,美国ACE公司生产的高精度双层滤光片转轮系统
表 1 80厘米望远镜性能参数
主 镜 口 径 | 80 cm |
主 镜 焦 比 | f/3 |
主焦点改正后焦比 | f/10 |
改正后焦面比例尺 | 25.8 "/mm |
表 2 CCD 相机技术参数
像元数 | 1,340x1,300 |
像元尺寸 | 20μm |
比例尺 | 0.52 "/pix |
工作温度 | -110℃ |
80厘米望远镜的重复定位精度优于10微米,配有5片CustomScientific公司生产Johnson/Bessell UBVRI滤光片和4片 Str?mgren uvby窄带滤光片。80厘米望远镜的光机电系统目前均工作正常。
表 3 80厘米望远镜的极限星等(Li Junzheng,PhDthesis, 2008)
波段 | U | B | V | R | I |
极限星等 (300秒,S/N~10) | 17.61 ±0.12 | 18.93 ±0.02 | 18.90 ±0.02 | 18.67 ±0.13 | 17.75 ±0.08 |
在典型曝光时间下,80厘米望远镜对亮于14等的恒星测光精度优于0.01星等;对亮于16等的恒星测光精度好于0.05星等。清华大学博士李军政利用73颗朗道标准星的1648个测光误差估计了80厘米望远镜在各波段典型曝光时间下各标准星等的平均测光精度(参见下表)。
表 4 80厘米望远镜的平均测光精度(Li Junzheng,PhDthesis, 2008)
80厘米望远镜是国家天文台与清华大学联合建设的天文观测设备,目前主要从事变源的观测研究。在观测时间的分配上,双方各拥有一半观测时间,原则上以七天为周期,轮流分配给国家天文台和清华大学。而对于一些长周期的、需要连续多天监测的变源(如超新星和长周期变化的AGN等天体),则在时间分配上会略做调整,以有效的提高观测效率和数据质量。另外,为了保证突发天象如瞬变源的观测,还设置有专用的机动时间,以更灵活高效地使用设备。
目前,80厘米望远镜主要的观测目标是每天爆发的较亮超新星的跟踪测光和一些活动较频繁的Blazar天体的长时间监测。伽玛暴也是80厘米望远镜的主要观测对象之一,且其观测优先级最高。一旦出现伽玛暴的触发,会中断现有观测,迅速转向去探测其光学余辉。80厘米望远镜也会对短周期的变源进行整夜的连续观测。此外,部分时间也会为2.16米望远镜的观测用户服务,进行两个望远镜的联合观测。
2012至2015年的四年间,基于80厘米望远镜共发表科研论文14篇,且全部为SCI论文,其中5篇发表在ApJ上。其独特的观测目标,使得80厘米望远镜在超新星及Blazar天体等的研究上作出了独具特色的重要贡献。